乞骸惟冀上衰怜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答资政邵谏议见寄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ǐ hái wéi jì shàng shuāi liá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欲知归计久迁延,三十篇诗二十年。
受宠不思身报效,乞骸惟冀上衰怜
相如旧苦中痟渴,陶令犹能一醉眠。
材薄力殚难勉强,岂同高士爱林泉。
()
迁延:1.形容徘徊不前。2.拖延。3.恣意徜徉。
受宠:受宠若惊shòuchǒng-ruòjīng因受到过分的宠爱而感到意外的惊喜和不安多含贬义。
思身报效:(动)为报答他人的恩情而为其尽力:~祖国。
衰怜相如醉眠勉强:(形)能力不够,还尽力做:~坚持。②(形)不是甘心情愿的:~答应。[反]情愿|甘愿。③(动)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他不去就不~他了。④(形)牵强;理由不充足:这种说法很~。⑤(形)将就;凑合:这点儿草料~够牲口吃一天。[近]凑合。[反]自愿。
高士:高士gāoshì志趣、品行高尚的人;超脱世俗的人,多指隐士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战国策·赵策》

《答资政邵谏议见寄二首》是宋代欧阳修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长期拖延归乡之事的愧疚之情,以及对自己在朝廷中受宠却未能为国家效力的自责之情。作者希望能够得到上级的怜悯和理解。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欲知归计久迁延,
三十篇诗二十年。
受宠不思身报效,
乞骸惟冀上衰怜。
相如旧苦中痟渴,
陶令犹能一醉眠。
材薄力殚难勉强,
岂同高士爱林泉。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作者对自己的无能和无奈感进行了描绘。作者通过自述自己三十年来写了二十篇诗却未能实现归乡的计划,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行动的拖延和迟疑感到愧疚。作者在朝廷中受到宠爱,但却没有为国家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对此感到自责。作者希望能够得到上级的怜悯和理解,希望上级能够体谅他的无能和困境。

诗词中提到了相如和陶令,他们都是古代文人,相如是汉代的文学家,陶令是唐代的文学家。通过提到他们,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自责,认为自己与他们相比,才能和才华都显得十分平庸。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无力,认为自己的才华有限,无法与那些高士一样,对山水林泉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述自己的无能和无奈,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行动的拖延和迟疑感到愧疚,对自己在朝廷中未能为国家做出实质性贡献的自责,以及对上级的怜悯和理解的期望。同时,通过提到相如和陶令,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卑和对高士的羡慕之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