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怪西窗暗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学书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àn guài xī chuāng à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学书不觉夜,但怪西窗暗
病目故已昏,墨不分浓淡。
人生不自知,劳苦殊无憾。
所得乃虚名,荣华俄顷暂。
岂止学书然,作铭聊自鉴。
()
学书,西窗,病目,不分,浓淡,人生,自知,殊无憾,所得,虚名,俄顷,岂止

《学书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欧阳修在夜晚学习书法时的心境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学书不觉夜,但怪西窗暗。
病目故已昏,墨不分浓淡。
人生不自知,劳苦殊无憾。
所得乃虚名,荣华俄顷暂。
岂止学书然,作铭聊自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欧阳修学习书法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学习的热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头,欧阳修说自己在学习书法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却感到西窗暗淡,这里可以理解为他的学习环境并不理想。

接着,他提到自己的眼睛因为疾病而昏花,无法分辨墨色的浓淡。这里可以看出他在学习书法时的困难和挑战。

然后,欧阳修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他认为人生很多时候并不自知,不了解自己的价值和境遇。他觉得劳苦并不可怕,没有什么遗憾。

接下来,他提到所得到的成就只是虚名,荣华只是短暂的。这里可以看出他对功名利禄的看法,认为这些并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最后,欧阳修说学习书法并不仅仅是学习书法本身,而是一种自我反省和思考。他将自己的心得写在铭文中,用来自我警醒和鉴戒。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欧阳修学习书法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功名利禄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外在的荣华,而在于内心的成长和自我反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