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弥望水

出自宋代张耒的《四安道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ì píng mí wàng shuǐ,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地平弥望水,舟稳满帆风。
黄叶新霜后,青山落照中。
封疆天象别,风俗岛夷同。
黯黯危桥夜,疏灯照闭蓬。
()
地平,弥望,满帆,青山,落照,风俗,岛夷,黯黯

《四安道中》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地平线无边,水面波平舟帆稳。黄叶新霜之后,青山在夕阳下映照。疆界分明,天象各异,但风俗习惯相通。在阴暗的危桥上,夜晚稀疏的灯光照亮着关闭的蓬屋。

诗意:
《四安道中》描绘了一幅旅途中的景象。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国家疆域的分界和天象的多样化,以及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的相似之处。诗中还展示了夜晚在危桥上行走的凄凉场景,灯光的稀疏和蓬屋的关闭暗示了孤寂和寂静。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旅途中的景色。地平线的广阔和水面的平静传达出一种宁静与稳定的感觉,舟船安稳行进,给人以舒适和安心之感。黄叶新霜之后,青山在夕阳的照耀下呈现出美丽的景色,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变幻和多样性。

诗中提到的“封疆天象别,风俗岛夷同”,表达了国家疆域的分界和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的异同。虽然疆界各异,但风俗习惯却有相通之处,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共通性和多样性。

诗的最后两句“黯黯危桥夜,疏灯照闭蓬”,刻画了夜晚行走在危险的桥上的凄凉景象。灯光的稀疏和蓬屋的关闭,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感觉,暗示了旅途中的困难和孤寂。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景物的对比和寓意的呼应,展示了旅途中的变化和人情世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的描绘,诗人揭示了他对大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感悟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