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小杜高眠地

出自宋代张耒的《黄州酒务税宿房北窗新种竹戏题于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shí xiǎo dù gāo mián dì,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异时小杜高眠地,几向秋风听楚江。
身世浮云那可计,试留双竹守寒窗。
()
秋风,身世,浮云,寒窗

《黄州酒务税宿房北窗新种竹戏题于壁》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异时小杜高眠地,
几向秋风听楚江。
身世浮云那可计,
试留双竹守寒窗。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身处黄州酒务税宿房北窗,看到窗外新种的竹子,引发了他的一些思考和感慨。诗人提到了一个人名叫小杜的人,他在异地高枕无忧地睡眠,不受世俗纷扰,仿佛与秋风一起倾听楚江的声音。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世如同浮云般无法预测,然后决定试着将这对竹子留下来,守护在寒冷的窗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窗外新种的竹子以及窗前寒冷的环境,凸显了自己身世的无常和无法预测的特点。诗人将自己比作浮云,意味着他对自己的出身和命运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中的"异时小杜高眠地"一句,描绘了一个在异地高枕无忧的形象,暗示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的烦恼和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几向秋风听楚江"一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倾听和与之相通的愿望。

最后两句"身世浮云那可计,试留双竹守寒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选择将窗前新种的竹子留下来,象征着对静谧、清净的追求。这种追求通过竹子这一寓意深远的自然物象,得以传达出来。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