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生未食醯醢

出自宋代张耒的《九月十二日入南山憩一民舍冒雨炙衣久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wēng shēng wèi shí xī hǎ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石棱如刀不容步,上挽垂藤下无路。
风寒雨滑徒旅愁,舍马杖藜泥没屦。
跻攀颠坠不容发,目眩心寒惊反顾。
亦知垂堂有遗戒,身仰微官欲谁愬。
萧萧茅屋映绝壁,门外汩汩清泉注。
解衣就火不能暖,旋拾山薪伐溪树。
山翁生未食醯醢,脱粟寒蔬度朝暮。
人间平地固不少,何用崎岖守磨兔。
秋声四起山霭夕,坏屋疏篱睡无处,披裘结束相劝归,过尽重云下山去。
()
不容:不容bùróng∶不许;不让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无路风寒:冷风和寒气。
旅愁杖藜跻攀目眩:失去清晰视觉;视觉变得模糊,尤指看太亮日光时的眼花。
心寒:(形)内心非常失望。
垂堂遗戒微官

《九月十二日入南山憩一民舍冒雨炙衣久之》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月十二日,我进入南山,在一座民舍中避雨,炙热的衣服已经湿透。石棱像刀一样尖锐,不容我行走,上面垂挂着藤蔓,下面没有路可走。寒风吹过,雨水湿滑,我只能孤独旅行,心中充满忧愁。我把马放在一边,拿着拐杖和藜杖,沾满泥泞的鞋子几乎看不见。我试图攀爬,但是很难前进,眼前一片模糊,心中寒冷,惊恐地回头望去。我也知道祖先留下了教诲,我仰望着高高的堂屋,想知道自己微薄的官职还能向谁求助。茅屋在寒风中凄凉地映照在绝壁上,门外的清泉汩汩流淌。我脱下衣服靠近火堆,但是无法取暖,于是我转身采集山上的柴火,砍伐溪边的树木。山中的老人生活艰苦,连醯醢都没有品尝过,只能吃些粗粮和寒冷的蔬菜,度过朝夕。人间平地上的资源并不缺乏,为什么要选择崎岖的山路,守着磨兔的生活呢?秋天的声音四起,山间弥漫着夜晚的雾气,破旧的屋子和破烂的篱笆没有地方可以安睡,我披上皮袍,与伙伴相互劝告归去,穿过重重云雾,下山而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在九月的南山中遭遇困境的旅行者的心境和景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环境和自身的遭遇,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的南山象征着艰难险阻的道路,石棱如刀的景象和垂挂的藤蔓形成了无路可行的局面,给人一种压抑和困顿的感觉。寒风和滑雨更加强调了旅行者的孤独和忧愁。

诗人在诗中提到自己放下马匹,拿着拐杖和藜杖,试图攀爬山峰,但是困难重重,眼前一片模糊,心中寒冷。这种景象不仅仅是对旅行者身临其境的描写,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生道路的难以把握和迷茫的抒发。

诗中的茅屋和清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茅屋的凄凉和清泉的流淌,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对自然的渴望。诗人脱下衣服靠近火堆,但是无法取暖,只能自己采集柴火,砍伐树木。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品质。

最后,诗人提到了秋天的声音、破旧的屋子和篱笆,以及与伙伴相互劝告归去的情景。这些描写表达了对逆境的坚持和对希望的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旅行者的遭遇,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