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岔然来

出自宋代张耒的《下崿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ún shān chà rán lái,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阴风吹我衣,左右入石壁。
石色寒更青,萧萧响枯枥。
深行方惨淡,路尽两崖辟。
群山岔然来,千里平若席。
兹惟东周壤,气象雄万国。
山河拱别都,自古帝皇宅。
轘辕天设险,坐制万夫力。
周公卜迁鼎,彼肯事无益。
天寒僮仆愁,岁晚霜霰逼。
缅思垂堂戒,揽辔三叹息。
()
阴风:1.寒风。2.从阴暗处来的风。煽~,点鬼火。3.杀伐之风。
我衣石壁:陡峭直立的岩石。
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惨淡:(形)①暗淡无光,形容天色晦暗:天色~。②凄凉:秋风~。③形容经营事业的艰苦:~经营。
群山:山连山,群山环抱。

《下崿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行走在下崿岭的景象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阴风吹我衣,左右入石壁。
石色寒更青,萧萧响枯枥。
深行方惨淡,路尽两崖辟。
群山岔然来,千里平若席。
兹惟东周壤,气象雄万国。
山河拱别都,自古帝皇宅。
轘辕天设险,坐制万夫力。
周公卜迁鼎,彼肯事无益。
天寒僮仆愁,岁晚霜霰逼。
缅思垂堂戒,揽辔三叹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行走在下崿岭的情景,展现了山岭的险峻和壮丽之美。阴风吹拂着作者的衣袍,左右是高耸的石壁。石壁的颜色寒冷而青翠,发出萧萧的声响,仿佛是枯枥的声音。作者深入行走,感受到路途的荒凉和寂寥,直到路的尽头,两崖分开,群山突然出现,千里的平原犹如一张展开的席子。

诗中提到的东周壤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东周国土,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景象和气象的赞美,认为它雄伟壮丽,代表着万国的气象。山河环绕着都城,自古以来就是帝王的居所。作者提到了轘辕天,指的是古代的交通工具,表达了帝王的权力和威严,坐在轘辕天上可以掌控万夫的力量。然而,作者也提到了周公卜迁鼎的故事,暗示了权力的转移并不一定带来实际的益处。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天气中行走的困苦和仆人的忧愁,岁末的霜霰逼近。作者回忆起垂堂的教诲,揽住马缰绳,发出三声叹息,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山岭景色的赞美和对权力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转和未来的忧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