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苦寒安可度

出自宋代张耒的《秋风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uì wǎn kǔ hán ān kě dù,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
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
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胯。
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
秋风:1.秋季的风。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3.蟋蟀的别名。
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白鹭:鸟纲,鹭科。全身羽毛雪白。苗条纤瘦,颈和双腿细长,飞行时头颈和双脚伸直成一直线。
伐木:1、砍伐树木。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六章。
欲成梁下山:到山下去。
山头:1.山的顶部;山峰。2.设立山寨的山头,比喻独霸一方的宗派:拉~。3.墙壁。4.墓地、坟地。以坟冢常在山上而得名。5.旧时对景颇族的称谓。
山民:山地居民。
妇子岁晚苦寒:(形)极端寒冷;严寒:~地区|气候~。

《秋风三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风萧萧洛川渡,
水碧沙寒飞白鹭。
波头伐木欲成梁,
落日樵苏下山去。

山头九月雪一尺,
山民燃薪当襦胯。
石田收薄妇子饥,
岁晚苦寒安可度。

中文译文:
秋风凄凉地吹过洛川,
碧绿的水面上飞翔着寒冷的白鹭。
在河边,人们正在砍伐木材,准备建造梁木,
夕阳下,樵夫背着斧头下山去了。

山顶上,九月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厚,
山民们燃烧柴薪取暖,
石田里的贫穷妇女挨饿,
寒冷的岁末,生活艰难,怎能度过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农村山区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描写洛川的秋风、河水、沙滩和飞翔的白鹭,展现了秋天的凄凉和寒冷。接着,诗人描述了人们在河边伐木的情景,以及樵夫背着斧头下山的景象,展示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状态。

在下半部分,诗人转向山顶,描绘了积雪已经达到一尺厚的景象,山民们为了取暖而燃烧柴薪。最后,诗人提到了石田里的贫穷妇女挨饿的情况,表达了农村贫困的现实和人们在寒冷岁末的艰难生活。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展现了秋天的凄凉和农民的艰辛。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村贫困现状的关注和思考,呈现了一幅深沉而真实的画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