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长不终日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山中感兴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o zhǎng bù zhōng rì,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
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
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
流水,自出,骤雨,消长,故人,为言,北风,不知,得失,挑灯,古史,纵横,幸生,圣明,渔樵,自适

《山中感兴三首》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在山中有一条流水,当霜降时,石头自然冒出来。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突然的雨从东南方向来,持续不断,整整一天。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
故友写信问候到来,提到北风刮得很猛烈。

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山深处,人们不知道外界的情况,不知道马匹的得失。

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
点亮灯火,阅读古代的历史,感动得泪水纵横。

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幸好生活在明君治理的时代,渔民和樵夫能够自在地生活。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自然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时代的思考。作者在山中感受到流水的流动、石头的冒出、突然的骤雨,这些景象引发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他感叹故友来信提到的北风的猛烈,暗示着外界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山深处的人们不知道外界的情况,也不知道马匹的得失,这象征着人们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无法掌控。然而,作者通过挑灯阅读古代的历史,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类的命运,激发了他的情感,泪水纵横。最后,作者幸运地生活在一个明君治理的时代,渔民和樵夫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这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自然现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同时,通过对历史和时代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代的赞美。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文天祥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