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堂夜烛

出自宋代柳永的《笛家弄(仙吕宫)》,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lán táng yè zhú,诗句平仄:平平仄平。
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睛轻暖清明后。
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
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
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情,尽成感旧。
别久。
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呼卢,画阁春风,十千沽酒。
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
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
空遗恨,望仙乡,一饷消凝,泪沾襟袖。
()
韶光,明媚,乍睛,轻暖,水嬉,王孙,纤手,离人,触目,伤情,成感

《笛家弄(仙吕宫)》是宋代柳永的一首诗词,描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欢乐。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开在西园,草香弥漫在南陌,春光明媚。轻柔的阳光透过清晨的轻雾。水中嬉戏的船只欢快地舞动,禊饮的筵席摆开,银塘如同上了染料,金堤宛如绣花。

这是贵族子弟的聚会,有许多花魁妓女,她们常常携着纤巧的手。送别亲人,对着美景对比,触目伤情,使人感到怀旧。分别已久。当时的京城,临行前的夜晚,犹如兰堂上的夜烛,成千上万的人呼唤着彼此。画阁中吹着春风,千杯酒被人们买下。却不记得,宴会上也有美妓音乐,醉后也不再寻找花和妓女。

岂曾料到,秦楼的玉箫声终究消散,以前的一切再难复现。只留下一丝丝的恨意,望着飘逸的仙乡。再一声叹息,泪湿了衣袖。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和人们的欢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使人产生共鸣。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变故的悲伤。该诗采用了典型的宋词写景和抒情的手法,以及以苦乐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柳永独特的艺术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