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缘兴尽回桡早

出自宋代陆游的《入城至郡圃及诸家园亭游人甚盛》,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yuán xìng jìn huí ráo zǎo,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老子何曾惯市尘,今朝也复入城闉。
太平有象人人醉,造物无私处处春。
九陌莺花娱病眼,一竿风月属闲身。
不缘兴尽回桡早,要就湖波照角巾。
()
老子:〈名〉春秋末年老聃,即李耳。古代道家主要代表人物。相传《老子》(道家的主要经典)是李耳所作。
人人:人人rénrén每人。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造物:古人认为有一个创造万物的神力,叫做造物。
私处:犹独居。
风月:1.清风明月。指眼前的闲适景色。2.男女间的情事。3.风流。4.即「风月场所」,指妓院或从事灵肉交易的特定场所。
闲身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陆游所作,题为《入城至郡圃及诸家园亭游人甚盛》。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子何曾惯市尘,
今朝也复入城闉。
太平有象人人醉,
造物无私处处春。
九陌莺花娱病眼,
一竿风月属闲身。
不缘兴尽回桡早,
要就湖波照角巾。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陆游入城郡圃游玩时所见所感为主题,表达了对人世喧嚣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城市和乡村的对比,揭示了作者对繁华世界的疲惫和对自然纯净的追求,以及他对太平时代的愿望。

赏析:
1. 诗的开头,作者表明自己并非习惯于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但仍然不得不进入城市。这句话也可理解为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深山隐居的思念。

2.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认为在太平时代,人人都能感受到如春般的愉悦和满足。

3. 诗的下半部分,作者描绘了九陌(宽阔的大街)上的莺花盛开,给疲惫的眼睛带来了欢乐。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在湖边乘船游玩,身心得到轻松和放松的心境。

4. 最后两句表明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他不愿意等到兴致尽头才离开,而是希望能够早早地离开尘世,回归湖波之中,以观赏湖光山色,寻求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繁华世界的疲惫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通过对城市和乡村、喧嚣和宁静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淡泊清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世界局促不安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