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渚断鸿常自闵

出自宋代陆游的《自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óu zhǔ duàn hóng cháng zì mǐ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受福元无一羽轻,岂如造物假余生。
抱痾不死跻高寿,遇乱能全见太平。
投渚断鸿常自闵,营巢倦鹊固难成。
乘除亦有堪惭处,记诵文辞误得名。
()
造物,余生,不死,跻高寿,全见,太平,自闵,乘除,堪惭处,文辞,得名

诗词:《自嘲》

受福元无一羽轻,
岂如造物假余生。
抱痾不死跻高寿,
遇乱能全见太平。
投渚断鸿常自闵,
营巢倦鹊固难成。
乘除亦有堪惭处,
记诵文辞误得名。

中文译文:
得到的福份没有一根轻羽,
何如上天造物只借我此生。
抱着疾病不死就能活到高寿,
遇到乱世也能完整地见到太平盛世。
投身于水中,切断归鸿常常心怀伤感,
筑巢的鹊鸟疲倦,难以成功。
即便在乘除之间,也有让人惭愧之处,
背诵文辞也误了我的名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陆游的自嘲之作,他以幽默和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人生中的无奈和自省。诗中通过对福份、寿命、乱世等因素的反思,以及对自己文辞记诵的错误的承认,展现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深刻认知。

首先,诗中的句子“受福元无一羽轻,岂如造物假余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得到的福份的庸俗和微不足道的看法。他认为自己得到的福份像羽毛一样轻微,而与上天创造生命相比,自己的存在只是暂时的借用。

其次,诗中的句子“抱痾不死跻高寿,遇乱能全见太平”揭示了作者对生命和乱世的矛盾感受。作者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即便承受疾病之苦,也希望能够活到高寿;而在混乱的时代中,能够保全自己并亲眼目睹太平盛世。

此外,诗中的描写鸿雁和鹊鸟的形象,以及对乘除和文辞记诵的反思,凸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自嘲。作者将自己比作投渚的鸿雁和努力筑巢却困难重重的鹊鸟,展现了他对困境的思考和对自己努力付出的无奈。

整首诗以自嘲的语气,通过对福份、寿命、乱世和个人努力等方面的反思,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认知。这种幽默自嘲的表达方式使得诗词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