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自足扫胡尘

出自宋代陆游的《书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ī xíng zì zú sǎo hú ché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一是端能服万人,施行自足扫胡尘
南州不可无高士,东国何妨有逐臣。
()
万人施行:1.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执行: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2.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实行:~手术。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高士:高士gāoshì志趣、品行高尚的人;超脱世俗的人,多指隐士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战国策·赵策》
逐臣

诗词:《书感》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书感
一是端能服万人,
施行自足扫胡尘。
南州不可无高士,
东国何妨有逐臣。

中文译文:
读书的感悟
首先,正直能够赢得众人的敬服,
实践自足以驱逐胡人的尘埃。
南方的州郡不可没有高尚的士人,
东方的国家又何妨有追寻功名的臣子。

诗意和赏析:
《书感》是陆游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他对读书的认识和感悟。

诗中第一句“一是端能服万人”,表达了正直和高尚的品德能够赢得广泛的敬佩和尊重。这里的“端”指的是正直和诚实,作者认为只有具备这种品德的人才能够得到万人的服从和敬仰。

第二句“施行自足扫胡尘”,通过“胡尘”这个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读书学习的力量可以驱散外来的困扰和侵害。作者认为通过实践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可以清除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和外来的侵略势力。

接下来的两句“南州不可无高士,东国何妨有逐臣”,强调了南方的州郡需要有高尚的士人,而东方的国家也需要有追求功名的臣子。这里的“高士”指的是有道德修养和才华的士人,而“逐臣”则指那些追求功名地投身于朝廷的人。通过这两句诗,作者表达了对社会需要有人才的呼吁,无论是在州郡还是在国家,都需要有具备才德的人来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整首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认识和对社会需要人才的呼唤。通过对正直品德的赞扬和对知识实践的推崇,作者传达了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感悟,同时也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