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声知我有归期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汜水寄和甫》,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 shēng zhī wǒ yǒu guī q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虎牢关下水逶迤,想汝飘然过此时。
洒血只添波浪起,脱身难借羽翰追。
留连厚禄非朝隐,乘隔残年更土思。
已卜冶城三亩地,寄声知我有归期
()
下水:1.把某些纺织品、纤维等浸在水中使收缩。2.进入水中。3.比喻做坏事。4.向下游航行。
逶迤: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飘然:(形)轻盈飘摇的样子:浮云~而过。
波浪:(名)江、河、湖、海等水面受外力作用后,呈现出起伏不平的现象,有比喻用法:台风来临,大海上~滔天|金色的~。
脱身:摆脱或离开某事、某场合等。
留连:1.徘徊不忍离去。2.一再挽留。
厚禄:优厚的俸禄。指食禄丰厚之士卒。
残年:(名)①指人到了晚年。②一年将尽。
寄声归期:1。指归来的日期。2。谓晚年。

诗词:《汜水寄和甫》

虎牢关下水逶迤,
想汝飘然过此时。
洒血只添波浪起,
脱身难借羽翰追。
留连厚禄非朝隐,
乘隔残年更土思。
已卜冶城三亩地,
寄声知我有归期。

中文译文:
虎牢关下水流曲折,
我心想着你此时飘然而过。
洒下的血只增添波浪涌起,
摆脱束缚难以借助羽翰来追随。
纵然留连在官位的丰厚报酬,也非朝廷中的隐士,
乘隔离的残年更加思念故土。
我已经卜算出在冶城的三亩地,
寄托声音,让你知晓我将归来之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王安石创作的《汜水寄和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挚友的思念之情,抒发了离乡背井的愁绪和对归期的期盼。

诗的开头描述了虎牢关下的水流曲折,而诗人心中却想着远方的朋友在此时飘然而过,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洒下的血只增添波浪涌起、脱身难以借助羽翰来追随等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离乡远行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和挣扎,同时也暗示了友情的牵引力和诗人对友谊的坚守。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身处官场,享受着丰厚的禄位,但却感到离开朝廷的隐居生活更能满足他内心的追求,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离乡之事的思念。

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希望和对归期的期盼,他已经算定了自己将在冶城拥有三亩地,寄托声音,让友人知道他将会回来。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和归乡的思念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对未来归期的希望。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才情和抒情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