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没残碑草自春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破冢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ái mò cán bēi cǎo zì chū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埋没残碑草自春,旋风时出地中尘。
墦间夜半分珠玉,犹是当时乞祭人。
()
埋没:(动)①掩埋;埋起来:耕地被流沙~。②使显不出来;使不发挥作用:~人才。[近]湮没。[反]发现。
自春旋风:(名)螺旋状运动的风。
中尘夜半:1.夜里十二点钟前后;半夜。2.李商隐古诗。

诗词:《破冢二首》

埋没残碑草自春,
旋风时出地中尘。
墦间夜半分珠玉,
犹是当时乞祭人。

中文译文:
隐藏的残碑,自春天以来被草木所掩埋,
时而旋风吹动,从地下的尘土中升起。
在坟墓之间,夜半时分,宝贵的珠玉被分散,
仍然是当初乞求祭祀的人所留下的。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被埋藏的古代墓葬中的一幕。残碑被时间和自然的力量所掩埋,然而在旋风中,它们重新浮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夜晚的时候,墓地中的珠玉被分散,似乎是当初乞求祭祀的人所遗留下来的。

赏析:
《破冢二首》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古代墓葬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中的残碑象征着历史的遗迹和记忆的消逝,草木的生长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力量。旋风的出现使得埋藏的残碑重新显露,给人一种历史被唤醒的感觉。而夜晚的分珠玉,则表达了逝去时光中珍贵事物的散失和消逝。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王安石对历史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展示了他对过去的珍视和对逝去的怀念之情。这首诗通过揭示古代墓葬中的景象,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消逝的思考,具有深远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