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愁如箭去年华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寄李士宁先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ě chóu rú jiàn qù nián huá,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楼台高耸间晴霞,松桧阴森夹柳斜。
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
自嗟不及门前水,流到先生云外家。
()
楼台:(名)①(方)凉台。②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近水~先得月。
高耸:高高地直立
阴森:(形)幽暗而可怕的样子。多形容环境、脸色、气氛等:~恐怖。[近]阴沉。
年华:(名)年岁;时光:青春~。[近]时光。
不及:(动)①不如:在学习方面我~他。[反]超过。②来不及:后悔~|避之唯恐~。
先生:(名)①老师(前面一般都加姓或名):李~|太炎~。②对知识分子的称呼。③对男子的尊称:~们、女士们。④旧时仆人称男主人。⑤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都带人称代词做定语):她~出差了。⑥(方)医生。⑦旧时称管账的人:账房~。⑧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算命~。

《寄李士宁先生》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台高耸间晴霞,
松桧阴森夹柳斜。
渴愁如箭去年华,
陶情满满倾榴花。
自嗟不及门前水,
流到先生云外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士宁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楼台高耸的景象,晴朗的霞光映照其间,松树和柏树的阴影投射在斜斜的柳树之间。作者用渴望之情形容去年的光华如箭般迅速流逝,而自己的思慕之情则满满地倾注在盛开的榴花之上。最后,王安石惋惜地表示自己的感慨无法与门前的流水相比,而李士宁已经流落到了遥远的云外之地。

赏析:
《寄李士宁先生》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感受的表达,诗人将自己的心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之情。

诗中的楼台高耸、晴霞、松桧、柳树等景物形象描绘生动,展示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力。通过对去年光华如箭流逝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时光的无奈和对年华逝去的遗憾之情。而将自己的渴愁之情比喻为箭,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以流水比喻自己的感慨无法与门前水相比,而李士宁已经流落到了云外之家,意味着友人已经远离故乡,使得作者的思念更加深沉和无法抒发。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入的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