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青山映黄发

出自宋代苏轼的《郭熙画秋山平远(潞公为跋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jué qīng shān yìng huáng fà,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
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
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
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我従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
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
()
恰似:(动)恰如;正好像: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
中流:1.中道,正道。2.江河中央;水中。3.南北朝及南宋时,常用以指长江中游,今九江上下一带地方。4.泛指河流的中游。5.一般;普通。6.指普通的人。
回头:(动)把头转向后方:刚一~就被老师看见了。②(动)往后退:不能见困难就~。③(动)回家;回来:你上哪里去了,怎么一去就不~?④(动)悔悟;改邪归正:浪子~|现在~还不算晚。⑤(副)稍等一会儿;过一会儿:~见|~再说。

《郭熙画秋山平远(潞公为跋尾·)》是苏轼于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该诗以郭熙所画的春山为起点,描绘了一幅秋山的美景和意境,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中文译文:
在玉堂里,白天春日掩着窗户,里面有郭熙画的春山。鸣鸠和乳燕刚刚醒来,白色的波浪和青色的山峰不属于人间。离离短幅的画卷展开平远,疏疏的树林寄托着秋天的晚霞。就像送客时在江南,往回看云巘的山峰。伊川的佚老,他的白发像霜一样,躺在那里看秋山,想念洛阳。为你画了龙门和八节滩,等着到伊川去买泉石。

诗意:
这首诗词以郭熙所画的春山为起点,展露出了秋天的美景和意境,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通过艺术形象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和意境,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自然的赞美。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艺术形象,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对生命的感悟。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词情感含蓄、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