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在峨眉西崦中

出自宋代苏轼的《题孙思邈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óu zài é méi xī yān zhō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
先生:(名)①老师(前面一般都加姓或名):李~|太炎~。②对知识分子的称呼。③对男子的尊称:~们、女士们。④旧时仆人称男主人。⑤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都带人称代词做定语):她~出差了。⑥(方)医生。⑦旧时称管账的人:账房~。⑧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算命~。
犹在自为:自为zìwèi从哲学范畴解释,自为即自觉,自由掌握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
天仙:1.天上的神仙。2.仙女3.美女。
官府:(名)①旧称行政机关,特指地方上的:押送~。②旧称官吏:绅士~相互勾结。
不应:不回应。不须、不该。不是、过失。不知。
虻虫

《题孙思邈真》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先生一去五百载,
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
不应尸解坐虻虫。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对孙思邈的赞美和惋惜之情的表达。孙思邈是唐代的一位医学家,他在峨眉山西崦修炼成仙后,已经过去了五百年,但他的存在仍然在人们的记忆中。诗人认为孙思邈自视为天仙,享有官职的待遇,不应该被视为寻常人而座虫蛆的尸体。

赏析:
这首诗词寄托了苏轼对孙思邈的崇敬之情。孙思邈是中国古代医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医术造诣和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苏轼以峨眉山为背景,将孙思邈置于山巅,象征他的卓越地位。"一去五百载"表明了孙思邈已经去世五百年,但他的存在仍然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敬意,强调了孙思邈在医学界的伟大成就和非凡地位。

诗的后两句则批评了一些人对待孙思邈的态度。"自为天仙足官府"指的是孙思邈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具备了神仙的地位和官员的待遇。"不应尸解坐虻虫"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态度的不满和愤慨。"尸解"指的是尸体腐烂分解,"虻虫"则是指苍蝇等昆虫,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对待孙思邈的人。诗人认为这些人对待孙思邈的态度是不应该的,因为他们应该尊敬和崇拜这位医学界的巨擘。

整首诗词通过对孙思邈的赞美和对他的批评,传达了诗人对医学的敬意和对一些人态度的不满。这首诗词既表达了对过去伟大人物的怀念,又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审视。同时,通过描绘峨眉山的景色和运用隐喻手法,使诗词更具意境和艺术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