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南樵叟为施丹

出自宋代苏轼的《踯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 nán qiáo sǒu wèi shī dā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枫林翠壁楚江边,踯躅千层不忍看。
开卷例知归路近,剑南樵叟为施丹
()
踯躅:徘徊不前的样子。汉.秦嘉〈赠妇诗〉三首之二:「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一三.古辞.焦仲卿妻》:「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千层不忍:(动)心里忍受不了:于心~|~释手。
开卷:开卷kāijuàn打开书阅读考试形式,可借助书面资料答题
归路:归路guīlù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踯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枫林翠壁楚江边,
踯躅千层不忍看。
开卷例知归路近,
剑南樵叟为施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景色优美的场景,位于楚江边上的枫林,林中有翠绿的山壁。诗人在此停步踯躅,却无法忍受眺望千层山壁的美景。接着,诗人提到开卷,表示他通过阅读书籍已经理解了回家的路途已近,而剑南樵叟则是指一个传说中的隐士,他为诗人施以指引。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枫林和山壁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诗中的踯躅形象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心生犹豫、不忍离去的情感。诗人通过自省和阅读,明白了回家的路已经近在咫尺。剑南樵叟则象征着智者和导师的角色,他为诗人指明了回家的方向,引导他脱离纠结和迷茫。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归途的期盼以及对智慧和指引的渴望,展示了苏轼对人生和归宿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