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何时躬帝藉

出自宋代苏轼的《玉津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ān mǔ hé shí gōng dì jí,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承平苑囿杂耕桑,六圣勤民计虑长。
碧水东流还旧派,紫坛南峙表连冈。
不逢迟日莺花乱,空想疏林雪月光。
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
()
不逢空想:(动)没有根据地设想:~社会主义。[近]幻想。②(名)不切合实际情况的想法:这纯粹是一种~。[近]幻想。[反]现实。
疏林月光:月亮的光芒。
千亩:春秋时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

《玉津园》是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平和繁荣的园林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玉津园》中文译文:
承平的园林杂耕桑,
六位圣贤勤计谋。
碧水东流归旧派,
紫坛南峙表连冈。
不经历春光渐逝,
只幻想稀疏树林下的雪月光。
千亩园地何时能供帝王使用,
夕阳下静谧地锁住云庄。

诗意和赏析:
《玉津园》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承平繁荣的园林景象,展现出苏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安定繁荣的期盼。诗中所描绘的园林被赋予了宏大的气势,景色优美动人。

首先,诗人描述了园林中杂耕桑田的景象,这表明了人们勤劳耕作的态度和园林内外的和谐氛围。接着,诗人提到了六位圣贤,暗示着园林中的智慧和治理之道,表达了他对社会安定的关切。

诗中的碧水东流和紫坛南峙,表达了园林景色的壮丽和恢弘。碧水东流旧派归还,紫坛峙立于连峰之上,展示了园林中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相融合。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园林内外景色的对比。他说不经历春光的渐逝,只能幻想疏林下的雪月光,表现了他对园林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千亩园地何时能供帝王使用,夕阳下静谧地锁住云庄”,表达了诗人对园林的期待和愿景。他希望这座美丽的园林能成为帝王的避世之地,静静地享受夕阳下的宁静与安宁。

《玉津园》通过描绘园林景色和表达对安定繁荣的向往,展现了苏轼对美好生活和社会和谐的追求。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园林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