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不向山中住

出自宋代苏轼的《潮中观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chén bù xiàng shān zhōng zhù,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璃玻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
地与楼台相上下,天随星斗共沉浮。
一尘不向山中住,万象都从物外求。
醉吸清华游碧落,更于何处觅瀛洲。
()
人间:(名)人类社会;世间:春满~。[近]世间|人世。
别是楼台:(名)①(方)凉台。②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近水~先得月。
沉浮:(动)比喻起落或盛衰消长。
万象:(名)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包罗~。
碧落:道家认为东方最高的天有碧霞遍布,故称为“碧落”。后用以指天空。

《潮中观月》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璃玻千顷照神州,
此夕人间别是秋。
地与楼台相上下,
天随星斗共沉浮。
一尘不向山中住,
万象都从物外求。
醉吸清华游碧落,
更于何处觅瀛洲。

诗意:
《潮中观月》是一首描绘观赏月亮的诗词。诗人通过观察潮水中的月亮,表达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在月光的照耀下,人间的景色变得异常美丽,仿佛秋天不再是凄凉的季节。地面和楼台在潮水的上升和下降中相互对应,天空也随着星斗的出没而起伏。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不愿停留在尘世之中,而是追求更高的境界。他渴望超脱尘俗之物,追求更高层次的境界和人生意义。

赏析:
《潮中观月》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有想象力的景象。诗中的"璃玻千顷"形容月光照耀下的水面,给人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此夕人间别是秋"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赞美,他通过观赏月亮将秋天的凄凉之感抛诸脑后。"地与楼台相上下,天随星斗共沉浮"运用对仗句和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地面、楼台和天空随着潮水和星斗的变化而起伏。"一尘不向山中住,万象都从物外求"表达了诗人对超越尘世的向往,他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而是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深远的意义。"醉吸清华游碧落,更于何处觅瀛洲"通过意象丰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追求理想之地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苏轼独特的笔触和意象的运用,使诗词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