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常客卿虬两须

出自宋代苏轼的《送段屯田分得于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èng cháng kè qīng qiú liǎng xū,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劝农使者古丈夫,不惜春衫践泥涂。
王事靡盐君甚劬,奉常客卿虬两须
东武县令天马驹,泮宫先生非俗儒。
相与野饮四子俱,乐哉此乐城中无。
溪边策杖自携壶,腰笏不烦何易于。
胶西病守老且迂,空斋愁坐纷墨朱。
四十岂不知头颅,畏人不出何其愚。
()
使者:1.奉命出使的人。2.比喻带来某种信息的人或事物。3.阿拉伯语rasūl意译。
丈夫:(名)指成年男子:大~|~志在四方。
惜春东武县令:职官名。古代负责管理一县的长官。
马驹:马驹mǎjū马的幼畜,尤指一岁以下的小马
泮宫先生:(名)①老师(前面一般都加姓或名):李~|太炎~。②对知识分子的称呼。③对男子的尊称:~们、女士们。④旧时仆人称男主人。⑤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都带人称代词做定语):她~出差了。⑥(方)医生。⑦旧时称管账的人:账房~。⑧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算命~。
非俗乐哉

《送段屯田分得于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劝农使者古丈夫为主题,表达了对农耕劳作的推崇和赞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位名叫古丈夫的劝农使者的形象,表达了对农耕劳作的崇高价值和对农民的敬重之情。诗中描述了古丈夫不惜污泥涂泞,勤劳耕作的情景,展现了他甘于劳动、不计较辛苦的精神。苏轼通过对古丈夫的描写,传达了农耕劳动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农民的高尚品质。

诗中还描绘了其他一些人物形象,如王事靡盐、奉常客卿、东武县令、泮宫先生等,他们都展现出各自的才华和品德。通过与古丈夫一同野饮欢乐,诗人表达了对友谊和乐事的追求,显示了一种超越社会等级和身份的人情之间的真挚交流。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溪边、城中等场景为诗人提供了写意的舞台。诗人以自由自在的姿态,手持杖策,携带壶具,自在闲适地行走于大自然之中,表现出一种豁达从容的精神境界。

最后几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提到自己年过四十,意味着他已经历了一段成熟的人生,对于逃避社交和畏惧他人的行为表示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种愚昧的表现。通过对自己的思考和观察,诗人呈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世俗观念的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农耕劳动为主题,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农耕文化的推崇,同时展示了诗人对友谊、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