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人闹马嘶急

出自宋代苏轼的《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元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én qián rén nào mǎ sī jí,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东邻主人游不归,悲歌夜夜闻舂相。
门前人闹马嘶急,一家喜气如春酿。
王事何曾怨独贤,室人岂忍交谪谤。
大儿踉蹡越门限,小儿咿哑语绣帐。
定教舞袖掣伊凉,更想夜庖鸣瓮盎。
题诗送酒君勿诮,免使退之嘲一饷。
()
主人,悲歌,舂相,马嘶,喜气,怨独贤,题诗,酒君,一饷

《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元韵》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邻主人游不归,
悲歌夜夜闻舂相。
门前人闹马嘶急,
一家喜气如春酿。
王事何曾怨独贤,
室人岂忍交谪谤。
大儿踉蹡越门限,
小儿咿哑语绣帐。
定教舞袖掣伊凉,
更想夜庖鸣瓮盎。
题诗送酒君勿诮,
免使退之嘲一饷。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的邻居赵郎中离家多日后归来的情景。赵郎中在外游玩,未归的消息传来,使得东邻的主人感到忧愁,夜夜听到悲歌声和舂米声。门前的人们喧闹不已,马嘶声急促,整个家庭充满了喜气,像春天酿造美酒一般。诗中提到,王事(指朝廷的政务)并没有怨恨赵郎中独自有才能,赵郎中的家人也不会忍心与他争吵。大儿子跳跃着越过门槛,小儿子在帐幕里发出咿哑的声音。诗人想要用舞袖的动作带来一丝凉意,更加怀念夜晚厨房传来的鸣瓮盎声。最后,苏轼题写这首诗词,送给赵郎中一壶酒,并希望他不要嘲笑自己的诗作,避免使之退避,像是嘲弄一饷般。

赏析:
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赵郎中归家的情景,通过对家人和邻居的描写,表达了喜悦和温暖的氛围。整首诗词以邻里之情为主题,展现了家庭的和谐和邻里间的关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如悲歌夜夜闻舂相、一家喜气如春酿、大儿踉蹡越门限等,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对赵郎中的祝福和希望,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才情的肯定。

整首诗词在描写家庭和邻里之情的同时,也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通过赞美赵郎中的才能和家庭的和睦,间接地批评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和争斗。诗中的温情和坦荡是苏轼诗风的典型特点,展现了他对生活中真挚情感的关注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