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赏春光携桂酒。宋代。苏轼。似闻高隐在前村,坐膝扶床戏子孙。自赏春光携桂酒,喜逢晴色款柴门。屏间带日金人活,头上迎风彩胜翻。蓬鬓扶疏吾老矣,岂能旧貌改新元。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似闻高隐在前村,
坐膝扶床戏子孙。
自赏春光携桂酒,
喜逢晴色款柴门。
屏间带日金人活,
头上迎风彩胜翻。
蓬鬓扶疏吾老矣,
岂能旧貌改新元。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苏轼在雅安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和感受。苏轼表达了自己对于岁月流转、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赞美和欣喜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雅安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首句“似闻高隐在前村”,表达了作者仿佛听到高隐先生在前村的声音,暗示了作者的心境和思考。接着,描绘了作者坐在膝上抚养儿孙,展示了家庭温馨和乐趣。
接下来的两句“自赏春光携桂酒,喜逢晴色款柴门”,表达了作者自得其乐地欣赏春光,带着桂酒在家中享受生活的愉悦。晴天的阳光透过柴门照射进来,给屋内带来了明亮和温暖。
下一句“屏间带日金人活”,描绘了屏风上的金色人物图案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栩栩如生,生动活泼。这一景象反映了作者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欣赏。
接着的“头上迎风彩胜翻”,形象地描述了头发在风中飘动,如同彩旗翻飞。这也是对生活中变幻多姿的美好瞬间的赞美。
最后两句“蓬鬓扶疏吾老矣,岂能旧貌改新元”,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华已逝的感慨。蓬松的头发和稀疏的胡须显露出年老的迹象,但作者并不愿改变自己的旧貌,保持着自己原本的风采和个性。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生活中琐事的关注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赞美和对自我的坚持。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