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庐想见无限好

出自宋代苏轼的《和子由四首 首夏官舍即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lú xiǎng jiàn wú xiàn hǎo,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安石榴花开最迟,绛裙深树出幽菲。
吾庐想见无限好,客子倦游胡不归。
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
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
()
花开最迟幽菲想见:想见xiǎngjiàn经过推测得出结论。
无限好客子倦游:倦游juànyóu[thoroughlysatisfythesight-seeingmood]游兴已尽
相违:互相避开。彼此违背。
令人:1.善人,品德美好的人。2.古代命妇的封号。3.差役、衙役。4.使人、派人。
湖边寺

《和子由四首 首夏官舍即事》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安石榴花开最迟,
绛裙深树出幽菲。
吾庐想见无限好,
客子倦游胡不归。
坐上一樽虽得满,
古来四事巧相违。
令人却忆湖边寺,
垂柳阴阴昼掩扉。

诗意:
这首诗以夏日官员的住所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客人离去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榴花开得最晚的情景,红色的裙子深深地藏在树林中,形成了一片幽静的景色。诗人思念着他的住所,想象它是多么美好。然而,客人已经厌倦了旅途,为何不归呢?尽管坐在这里,尽管饮满了一杯酒,但是古代的四种事物却巧妙地相互排斥。这使人回忆起湖边的寺庙,垂柳投下阴影,门扉在白天紧闭。

赏析:
这首诗以宋代士人的典型情感为题材,寄托了苏轼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客人离去的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榴花、绛裙、树木等,以及湖边寺庙和垂柳等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幽雅的氛围。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纷扰,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物事无常的感慨。

诗中的"安石榴花开最迟"一句,以夏日榴花开放的景象为象征,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物事的变迁。"绛裙深树出幽菲"一句,通过树木遮蔽下的红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意境,凸显了官舍的清幽之美。"吾庐想见无限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住所的美好向往和怀念之情。"客子倦游胡不归"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诗中的"坐上一樽虽得满,古来四事巧相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矛盾与无奈的感叹。这里的"四事"指的是古代的四种事物:饮酒、读书、游览和休息。诗人意味深长地暗示了这些事物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兼得,虽然坐在官舍,喝满了一杯酒,但却无法同时拥有其他事物的满足。

最后两句"令人却忆湖边寺,垂柳阴阴昼掩扉",以湖边的寺庙和垂柳作为诗人回忆的对象,营造出一种静谧、阴影覆盖的氛围。这里的寺庙和垂柳象征着离别和遗憾,门扉紧闭则暗示着客人已经离去,使人感叹时光流转,物事易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客人离去的思考和感慨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的描写,诗人营造出一种静谧、幽雅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纷扰,体验到时光的流转和物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以寓情于景的方式,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