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孤石远亭亭

出自宋代苏轼的《望夫台?在忠州南数十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tóu gū shí yuǎn tíng t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山头孤石远亭亭,江转船回石似屏。
可怜千古长如昨,船去船来自不停。
浩浩长江赴沧海,纷纷过客似浮萍。
谁能坐待山月出,照见寒影高伶俜。
()
山头:1.山的顶部;山峰。2.设立山寨的山头,比喻独霸一方的宗派:拉~。3.墙壁。4.墓地、坟地。以坟冢常在山上而得名。5.旧时对景颇族的称谓。
孤石亭亭:(书)①(形)形容高耸:~白杨|翠柏~。②同“婷婷”。
似屏可怜:(动)怜悯。[近]怜悯。②(形)值得怜悯。[近]可惜。③(形)(数量少或质量差得)不值得提起:他的知识贫乏得~|少得~。
千古:(名)悠久的年代:~流传。②(动)婉辞。哀悼死者留名永久(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来自: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沧海: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过客:(名)过路的客人;旅客。
浮萍:又称“青萍”。单子叶植物,浮萍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体叶状,浮在水面。叶扁平,两面都是绿色,下面有一条根。广布于世界各地。全草入药。
照见:从光照或反光物中映现。详察;明了。

《望夫台?在忠州南数十里?》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山头孤石远亭亭,
江转船回石似屏。
可怜千古长如昨,
船去船来自不停。
浩浩长江赴沧海,
纷纷过客似浮萍。
谁能坐待山月出,
照见寒影高伶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位于忠州南部数十里处的望夫台景象。诗中的主人公站在山头,眺望远方,孤独的石头和远处的亭子清晰可见。江水转弯时,船只像是绕过一块巨大的石屏一样。诗人感慨万千,觉得千年过去了,却感觉像是昨天一样,船只来来往往,从未停息。长长的江水奔流向大海,过往的人们犹如漂浮的浮萍。诗人希望有人能坐在这里等待山月的升起,照亮高高的寒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寂寥的景象。山头上的孤石和远处的亭子构成了一幅寂静而美丽的画面,而江水转弯时船只绕过石屏的描写则增添了一丝动感。诗人通过对时间和流动的描述,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人们的来往如同浮萍,转瞬即逝。然而,诗人仍然期待有人能够在这里坐下,静待山月升起,照亮那高高的寒影,抓住瞬间的美好。

整首诗以山水之景为背景,折射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也借景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将景物和情感巧妙地融为一体,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