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识熙熙不争兢

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张甥棠美昼眠?此诗为晁补之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ào shí xī xī bù zhēng jī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炎歊五月北窗凉,更觉甘如饭稻粱。
宰我粪墙讥敢避,孝先经笥谑兼忘。
忧虞心谢知时雁,安稳身同挂角羊。
要识熙熙不争兢,华胥别是一仙乡。
()
忧虞,安稳,挂角,熙熙,争兢,别是

《次韵张甥棠美昼眠?此诗为晁补之作?》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炎热的五月,北窗仍然凉爽,
感觉比吃粮食还要甘美。
我被困在粪墙之内,嘲笑我不敢逃避,
孝先生却在经书柜中戏谑,连忘记了孝道。
忧虞之心向雁道谢,
而我平静地与角羊一起挂在墙上。
要明白忙碌与谦卑并不冲突,
华胥仙境才是真正的家园。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夏日午后的景象。尽管天气酷热,但北窗依然凉爽,给人一种怡人的感觉,就像吃到美味的粮食一样令人满足。诗人苏轼自嘲地说自己被困在粪墙之中,因为他丧失了逃避困境的勇气。与此同时,他注意到孝先生(指自己)却在经书柜中玩闹,甚至忘记了孝道的重要性。诗人对自己的身份与处境感到忧虞,但他决心保持安稳,像挂在墙上的角羊一样不动摇。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忙碌与谦卑并不矛盾,真正的幸福和家园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夏日午后的景象为背景,通过自嘲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中的北窗凉爽与粪墙之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诗人将自己与角羊相提并论,传达了他对安稳和平静的追求。最后,诗人通过提到华胥仙境,暗示了真正的幸福和归宿在于内心的宁静,而不是外部的社会地位和功名。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感悟,引发读者对人生追求和价值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