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杳蔼间。宋代。苏轼。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初入庐山三首》是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他初次踏足庐山的心情和感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翠绿的山峰仿佛没有显露出素净的颜色,静谧而不亲近。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希望能够认识庐山的真面目,也许在将来会成为它的熟悉朋友。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
从很久以前就憧憬着来到这里,神游在这幽深茫远的山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如今的一切并非梦境,真真切切地置身于庐山之中。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穿着草鞋,手持青竹杖,随处游玩。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深山中,每个人都认识他这个故侯(指苏轼自己)。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初次到庐山的喜悦和兴奋之情。他描述了庐山青翠的山峰,但却感觉山峰与自己相互疏远,仿佛山峰不愿意与他亲近。然而,他对庐山怀有深深的向往和敬意,渴望认识庐山的真正面貌,并期待将来能够成为它的熟悉朋友。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庐山的美景和神秘感的渴望,他将自己的心情与庐山的山川相对照,对比出自己的渺小和庐山的壮丽。他以芒鞋和青竹杖作为自己在山中漫游的装备,展现了他轻松自在的心态。最后,他感叹在这深山中,每个人都认识他这个故侯,显示出他在文人圈中的知名度和地位。
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苏轼对庐山的向往和赞美,又反映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自己身份的自信。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独特感受,让读者感受到了苏轼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苏轼作为文人的自信和自豪,以及他在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