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的有寻山分

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ǐ shēng de yǒu xún shān fē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指点先凭采药翁,丹青化出大槐宫。
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
二华行观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
(将赴河中,密迩太华,九仙在东武,奇秀不灭雁荡也。
此生的有寻山分,已觉温台落手中。
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鹤入笼。
东海独来看出日,石桥先去踏长虹。
遥知别后添华发,时向樽前说病翁。
所恨蜀山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
()
指点:(动)①指示给人看;引导。[近]点拨|指引。②在旁边挑剔毛病;在背后说人不是。
九仙密迩奇秀:奇特秀美。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指点先凭采药翁,
丹青化出大槐宫。
眼明小阁浮烟翠,
齿冷新诗嚼雪风。

二华行观雄陕右,
九仙今已压京东。
(将赴河中,密迩太华,
九仙在东武,奇秀不灭雁荡也。)

此生的有寻山分,
已觉温台落手中。
西湖三载与君同,
马入尘埃鹤入笼。

东海独来看出日,
石桥先去踏长虹。
遥知别后添华发,
时向樽前说病翁。

所恨蜀山君未见,
他年携手醉郫筒。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老人指点我先凭借来采药的老人,
画笔描绘出了宏伟的大槐宫。
明亮的眼睛看到小阁上飘浮的烟雾,
咀嚼着新鲜的雪风,吟咏着新诗。

我游览了华山和华阴的壮丽景色,
九位仙人如今已经压倒了京城东方。
(我将前往河中,即将靠近太华,
九位仙人在东武,奇特的美景不逊于雁荡。)

这一生中寻找山的心愿已经有了结果,
我已经觉得温暖的平台在手中。
在西湖三年与你一同度过,
马儿进入尘埃,鹤儿进入笼子。

我独自来到东海看日出,
石桥先行踏过长虹。
遥远地知道分别后会增添华发,
时常与你在酒杯前谈论病痛。

可惜蜀山的景色你还未见,
将来我们一同携手醉饮郫县的竹筒酒。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雁荡山的向往和对友人周邠的思念之情。苏轼通过描绘大槐宫、华山和华阴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仙人风采的敬佩。他与友人在西湖度过的时光,以及对友人别后的思念,也在诗中表露无遗。最后他表达了对蜀山的遗憾,但也寄望将来能与友人一同在郫县畅饮,共度美好时光。

整首诗词婉约流畅,情感真挚,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之美,体现了苏轼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诗中的意象生动,语言优美,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