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春浓感国恩

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 hù chūn nóng gǎn guó ē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已破谁能惜甑盆,颓然醉里得全浑。
欲求公瑾一囷米,试满庄生五石樽。
三杯卯困忘家事,万户春浓感国恩
刺史不须邀半道,篮舆未暇走山村。
()
醉里石樽家事:家事jiāshì∶家庭内部的事务〈方〉∶家中的状况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
半道:半路,中途。
篮舆山村:山村shāncūn山区中的自然村落沿着山村小道,我找到了大队部,可是不见一个人。——《太行青松》

《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已经破碎的甑盆,谁还能有所顾忌,
颓然沉醉中却寻觅到完整与纯粹。
我愿得到公瑾一囷(量词)米,
就像庄生得到五石(量词)樽(酒容器)那样。
三杯酒喝得我昏昏欲睡,忘记了家中的琐事,
千家万户都沉浸在浓浓的春意中,感受着国家的恩泽。
刺史无需邀请我半途而来,
篮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也来不及穿越山村赶路。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富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方式,表达了苏轼对世事的洞察和对人生的领悟。诗中的“甑盆”象征着破碎和不完整,暗喻了现实社会的腐败和不和谐。然而,诗人在醉酒的状态中,却能够寻找到一种纯粹和完美的存在,即庄子所说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他希望能够得到公瑾(诸葛亮)一囷米,暗指希望得到一份纯粹和完整的精神滋养。同时,他也向庄子致敬,庄生得到五石樽,意味着得到了一种极致的快乐和满足。

在酒醉之中,诗人忘却了家中的烦恼,感受到了春天的浓郁氛围,以及国家的繁荣和恩泽。他用“万户春浓感国恩”来形容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春天的气息中,感受到国家繁荣的喜悦和恩泽。最后,诗人表示刺史无需邀请他半途而来,篮舆也来不及赶路,暗示自己已经超越了尘世的俗务,不再被琐事所牵绊。

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的笔触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他通过酒醉的状态,将现实社会的破碎与不完整与纯粹与完美进行对照。诗中的意象鲜明生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局限的嘲讽。诗人以幽默的口吻,将自己超越尘世的心境展现出来,表达了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此外,诗中也融入了对庄子思想的借鉴和致敬,将庄子的理念与自己的感悟相结合,达到了情感和思想的统一。整首诗词语言简练,表达了苏轼对人生追求和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又强调了醉酒状态下的豁达和超脱。这种对现实和理想的对比,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哲理意味,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