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渐和柔

出自宋代苏轼的《雪后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ǒu zú jiàn hé róu,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落帆古戍下,积雪高如丘。
强邀诗老出,疏髯散飕飗。
僧房有宿火,手足渐和柔
静士素寡言,相对自忘忧。
铜炉擢烟穗,石鼎浮霜沤。
征夫念前路,急鼓催行舟。
我行虽有程,坐稳且复留。
大哉天地间,此生得浮游。
()
古戍,积雪,宿火,手足,寡言,忘忧

诗词:《雪后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列》

落帆古戍下,积雪高如丘。
强邀诗老出,疏髯散飕飗。
僧房有宿火,手足渐和柔。
静士素寡言,相对自忘忧。
铜炉擢烟穗,石鼎浮霜沤。
征夫念前路,急鼓催行舟。
我行虽有程,坐稳且复留。
大哉天地间,此生得浮游。

中文译文:
雪过后来到临平与柳子玉一同到僧舍拜访陈尉列。
落下帆船,停靠古戍下,积雪堆积如山丘。
强烈邀请诗人老先生出来,他的胡须散乱飘扬。
僧房里有一团残火,渐渐使人的手足变得温暖柔软。
这位静谧的士人,平素寡言,我们相对而坐,自然忘却了忧愁。
铜炉中烟雾升腾,石鼎上浮现霜冻。
在征途中的勇士思念前方的道路,急促的鼓声催促船只前行。
尽管我有旅程要行,但此刻我坐得稳稳当当,且留在这里。
啊,宇宙间的广阔天地,我此生获得了浮游的机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写的,描绘了一个雪后到临平与柳子玉一同到僧舍探访陈尉列的场景。诗人描述了雪后的景象,积雪高耸如山丘,给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感觉。

在僧舍里,诗人热情地邀请诗人老先生出来,他的胡须散乱飘扬,显示出他的豪放和自由之风。僧房里有一团残火,渐渐使人的手足变得温暖柔软,营造出一种温暖宁静的氛围。静谧的士人们相对而坐,自然忘却了忧愁,将心灵沉浸在宁静的境界中。

诗中还描绘了铜炉中升起的烟雾和石鼎上浮现的霜冻,这些景物给人以寒冷的感觉,也隐喻了人世间的变幻和无常。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思念前方的道路,但此刻他选择坐稳留下,享受这一刻的宁静和浮游的自由。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心境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浮游状态的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与人的心境相结合,展示了苏轼细腻的感受力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