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则不惊鸥

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uì zé bù jīng ōu,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商也哀未散,岁月忽已秋。
祥琴虽未调,余悲不敢留。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
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钩。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
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
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
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
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
岁月,不敢,韵语,金石,五子,总角,银钩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题目为《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商也哀未散,岁月忽已秋。
祥琴虽未调,余悲不敢留。

译文:
商朝的悲哀还未散去,时光却已经转瞬间到了秋天。
祥和的琴声尚未奏响,我内心的悲伤却不能停留。

诗意:
诗人以商朝的悲哀为引子,表达了时光飞逝的感慨。商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这里以商朝的悲哀象征人生中的悲伤和遗憾。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意识到时光已过,秋天已到,而他的内心悲伤却不能消散,无法抚平。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
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钩。

译文:
而此诗语仅是韵律之言,还未被铭刻在金石之上。
羲和生了五个儿子,总有一个儿子能出类拔萃。

诗意:
诗人自谦自己的诗作尚未达到被铭刻在金石上的程度,暗示自己的诗才尚待磨砺。接着,诗人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羲和生五子的典故,表达了对自己的期望和努力,希望自己的作品中能够出现出色的作品。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
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

译文:
我家有两个许(指苏轼的两个儿子),下笔从不停歇。
你说我不能作诗,这话无人相信。

诗意:
诗人自嘲地说,他有两个儿子,指代自己的作品可以继承他的诗才。他表示自己写诗的才华不会停止,坚定地反驳了别人对他不能作诗的质疑。

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
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

译文:
千钟酒可以比拟尧舜时的盛宴,百榼酒可以比得上丘王时的饮宴。
我这个陶士衡虽然不起眼,却要以大白浮(指出色之作)来自勉。

诗意:
诗人通过对古代盛宴的描绘,表达了对酒宴的向往和对自己作品的期望。他自谦地说自己虽然平凡,但仍然希望能用出色的作品来自我激励。

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译文:
在酒中不容有失误,醉了就不会被鸥鸟所惊扰。
明天将要惩罚两个儿子,已经洗净了两只玉舟。

诗意:
诗人以酒为比拟,表达了对酒宴的纯粹追求和享受。他说在酒宴中不能有瑕疵,意味着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高且精益求精。同时,他提到明天要惩罚两个儿子,洗净两只玉舟,暗示明天将开始新的创作,洗去前一天的尘埃,重新出发。

综合赏析:
这首诗词以时光的流逝和个人的悲伤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己诗才的期望。诗中使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如商朝的悲哀、羲和生五子、千钟酒和百榼酒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和隐喻的运用,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表达力。

诗人在诗中展现了自谦和自嘲的态度,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期望和不屈的精神。他坚定地反驳了别人对他不能作诗的质疑,展示了自己的决心和自信。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时间、家庭、酒宴等元素的交织运用,展现了苏轼深沉的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总之,这首诗词体现了苏轼饱含深情的创作风格和对人生、艺术的思考,展示了他在时光流转中的思绪和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