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遗爱啼斑白

出自宋代苏轼的《和林子中待制》,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g biān yí ài tí bān bá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两翁留滞各皤然,人笑迂疏老更坚。
共把鹅儿?一作鸱夷?一樽酒,相逢卵色五湖天。
江边遗爱啼斑白,海上先声入管弦。
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笑老斜川。
()
留滞,皤然,鸱夷,相逢,卵色,五湖,斑白,先声,管弦,赋归去,斜川

《和林子中待制》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两位老人留守在林中,他们各自皱纹显露,人们嘲笑他们愚蠢老迈而更加固执。他们共同举起鹅的酒杯,或者说是鸱夷(鸱夷为一种鸟名),相逢时却像卵子一样白色,如同五湖天空的颜色。他们在江边怀念过去的爱情,啼叫声夹杂着斑白的头发。在海上,他们的声音早已先于管弦乐器传播。不论是早晨还是傍晚,渊明(指自己)都要重新归去,高歌长笑老去的斜川。

诗意:
《和林子中待制》描绘了两位老人的情景。他们被嘲笑为迂腐和老态龙钟,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他们在林中相聚,共同举杯畅饮,彼此间的相见犹如白色的蛋,象征着他们纯洁的友谊和共同的经历。诗中也提到了江边的回忆和海上的声音,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归去的期待。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自号“渊明”表示,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他都要重新回归,满怀豪情地面对老去。

赏析:
《和林子中待制》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两位老人的形象和他们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对老人们的坚持和豪情的描绘,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尽管他们被嘲笑和忽视,但他们仍然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坚守内心的信仰,并用酒杯和友谊来庆祝他们的生活。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鸱夷、卵色、江边等,给人以生动的视觉感受。最后两句“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笑老斜川”,以自号渊明的诗人自居,表达了对自身人生归宿的思考和对老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生晚年的坚守、豪情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苏轼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