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翩出儒将

出自宋代苏轼的《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ián piān chū rú jià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灵区有异产,化国无潜珍。
承平百年间,簪缨半齐民。
建溪富奇伟,叶氏初隐沦。
森然见乔木,其下维德人。
佳哉郁葱葱,气若凤与麟。
联翩出儒将,岂惟十朱轮。
新松无鹿触,旧柏有乌驯。
待公归上冢,泪叶乃肯春。
()
异产簪缨:古代显贵者的冠饰。比喻高官显宦。
隐沦乔木:(名)树干高大而主干和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等。

《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是苏轼的作品,属于宋代诗歌。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灵区有异产,化国无潜珍。
承平百年间,簪缨半齐民。
建溪富奇伟,叶氏初隐沦。
森然见乔木,其下维德人。
佳哉郁葱葱,气若凤与麟。
联翩出儒将,岂惟十朱轮。
新松无鹿触,旧柏有乌驯。
待公归上冢,泪叶乃肯春。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灵区,其中孕育出异宝,但是这个国家却没有珍宝的潜藏。在这个国家享受了一百年的和平时光,高官显贵们的装饰华丽,而百姓们则只能半齐民的衣冠。建溪地区富饶而壮丽,叶姓的人们刚开始隐居于此。在这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中,住着一些德高望重的人物。他们的气质犹如凤凰和麒麟一样高贵。这些人才纷纷涌现,不仅有十朱轮那样的官员,还有其他杰出的文人。新生的松树没有鹿来触碰,而古老的柏树却有乌鸦在其上栖息。等待公公回归坟墓,只有泪水滋润的叶子才肯迎接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有关自然和人事的景象,融合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情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描绘了灵区中珍宝与国家贫困的对比、官员与百姓的对比、新松与旧柏的对比等。通过这些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思考。

诗中描绘的建溪地区富饶壮丽,与叶姓的人们初隐沦的情景,展现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隐居态度。诗人通过描绘郁郁葱葱的树林和其中的德高望重的人物,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道德价值的赞美。同时,他也对新生的松树和乌鸦栖息的古老柏树进行对比,呈现了时代的变革和传统的延续。

整首诗以待公归上冢、泪叶乃肯春的结尾,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用泪水滋润的叶子作为春天的象征,传达了对希望和重生的渴望。

这首诗以简练清丽的语言,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一些内在特点,展示了苏轼扎实的写作功底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