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归良不恶。宋代。苏轼。培塿无松柏,驾言此焉游。读书与意会,却扫可忘忧。尺蠖以时屈,其伸亦非求。得归良不恶,未归且淹留。
诗词:《雷州八首》
培塿无松柏,
驾言此焉游。
读书与意会,
却扫可忘忧。
尺蠖以时屈,
其伸亦非求。
得归良不恶,
未归且淹留。
中文译文:
雷州的土地没有高耸的松柏,
我驾车言行在这里游历。
读书与领悟思想,
能够扫除烦忧,让人忘却痛苦。
蠖虫会根据时机弯曲身体,
它的伸展也不是出于追求。
即使获得回归的机会,我也不厌恶,
在未能回归之前,我仍然逗留在这里。
诗意和赏析:
《雷州八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他在雷州的游历心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雷州土地上没有高大的松柏,这可以被视为一种隐喻,暗示着雷州的环境贫瘠,没有显赫的名山大川。苏轼驾车在雷州游历,这是他抒发自己情感的方式,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探索和体验。
其次,苏轼提到了读书与意会,认为通过读书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可以扫除内心的忧愁和痛苦,使人心灵得到解脱。这表达了苏轼对知识的推崇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诗中还提到了蠖虫,蠖虫是一种能够根据时机弯曲身体的昆虫,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一种生物行为的比喻。蠖虫的屈伸不是为了追求什么,这可以被解读为苏轼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人生中的努力和付出并不是一味追求结果,而是在于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最后,诗中表达了苏轼对归乡的态度。他说得归良不恶,即使有机会回归也不会感到厌烦,这表明他对家乡的情感深厚。然而,在未能回归之前,他仍然选择逗留在雷州,这可能是因为他对旅途和未知的探索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在雷州的游历心情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述自然景物、思想追求和对归乡的态度,苏轼表达了对自由、知识和人生意义的思索,展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