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时所得无几何。宋代。苏轼。秋风摵摵鸣枯蓼,船阁荒村夜悄悄。正当逐客断肠时,君独歌呼醉连晓。老夫平生齐得丧,尚恋微官失轻矫。君今憔悴归无食,五斗未可秋毫小。君言失意能几时,月啖虾蟆行复皎。杀人无验中不快,此恨终身恐难了。徇时所得无几何,随手已遭忧患绕。期君正似种宿麦,忍饥待食明年麦。
《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杜戚陈三掾离开官场归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秋风摵摵鸣枯蓼,
船阁荒村夜悄悄。
正当逐客断肠时,
君独歌呼醉连晓。
老夫平生齐得丧,
尚恋微官失轻矫。
君今憔悴归无食,
五斗未可秋毫小。
君言失意能几时,
月啖虾蟆行复皎。
杀人无验中不快,
此恨终身恐难了。
徇时所得无几何,
随手已遭忧患绕。
期君正似种宿麦,
忍饥待食明年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杜戚陈三掾离开官场归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对官场现实的不满和自己平庸宦途的感慨。
首先,诗人描绘了秋风摵摵、鸣枯蓼的景象,船阁荒村夜晚寂静无声,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正是逐客断肠之时,只有杜戚陈三掾独自高歌酒醉,直到天明。这一描写表现了杜戚陈三掾的豪迈和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也暗示了诗人对他的敬佩。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微不足道的官职的留恋和对杜戚陈三掾归乡后物资匮乏的担忧。他称自己平生齐得丧,尚恋微官失去轻矫,而杜戚陈三掾却因失去官职而贫困,连五斗粮食都不够温饱。这种对微官职位的追求和对物质生活的困扰,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然后,诗人转而询问杜戚陈三掾失意的时间会持续多久,他以月亮啖食虾蟆并依然明亮为比喻,表达了对杜戚陈三掾能否重振雄风的期望和对他困境的同情。
最后两句,诗人以杀人无验中不快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官场权谋斗争的反感和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厌倦。他认为这种徇时所得所获甚微,而自己却随手遭遇了忧患的纠缠。最后一句,诗人寄望杜戚陈三掾如同种植宿麦般忍饥耐渴,期待明年有丰收,也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杜戚陈三掾的离别和归乡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他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诗中运用了秋风、船阁、荒村等意象,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杜戚陈三掾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官场功利和物质之困的反思。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蕴丰富,揭示了人生中的困境和追求的主题,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