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老比丘

出自宋代苏轼的《金山妙高台》,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ái zhōng lǎo bǐ qi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
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
中有妙高台,云峰自孤起。
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
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
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
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
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
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
()
飞车:①骑车或开车飞快地行驶:~走壁。②飞快行驶的车:开~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弱水:1.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故古时所称弱水者甚多。(1)《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又:“导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上源指今甘肃山丹河,下游即山丹河与甘州河合流后的黑河,入内蒙古境后,称额济纳河。(2)《山海经·西山经》:“劳山,弱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洛。”指今陕西北部洛水上游某支流。(3)《山海经·大荒西经》:“﹝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史记·大宛列传》:“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大秦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所指皆在西方远处以至国外。(4)《汉书·地理志下》:“金城郡……临羌。”原注:“西有须抵池,有弱水、昆仑山祠。”可能指今青海。(5)《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北有弱水。”当在今黑龙江省境内。(6)《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六年》:“魏主循弱水西行,至涿邪山。”当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7)《新唐书·西域传上·东女》:“有弱水南流。”当在今青海或西藏境。(8)《新唐书·北狄传·奚》:“以奚阿会部为弱水州。”当在今内蒙古东境。2.又名娑夷水。即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吉尔吉特附近印度河北岸支流。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高仙芝攻小勃律,进军至此。3.古代神话传说中称险恶难渡的河海。《海内十洲记·凤麟洲》:“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宋苏轼《金山妙高台》诗:“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西游记》第二二回:“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红楼梦》第二五回:“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呜呼!现象如是,虽弱水四环,锁户孤立,犹将汰於天行,以日退化。”4.犹言爱河情海。《红楼梦》第九一回:“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苏曼殊《碎簪记》:“余曰:‘然则二美并爱之矣。’庄湜復嘆曰:‘君思“弱水三千”之义,当识吾心。’余曰:‘今问子,心所先属者阿谁?’曰:‘灵芳。’”三千,喻其多。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走路~骑车快。论手巧,大家都~他。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清风:1.清凉的风。2.清新高洁的风格、品格。

《金山妙高台》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他向往金山妙高台,同时表达了对修行和长生的渴望。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
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
中有妙高台,云峰自孤起。
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
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
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
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
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
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修行和长生的向往。他想乘坐飞车东访赤松子,但他认识到蓬莱仙境无法到达,弱水隔绝了三万里的距离,因此他决定前往金山。在金山上,他发现了妙高台,这座孤立的云峰。他仰望着妙高台,发现一开始看上去没有路径,谁会相信平坦如砥石呢?然而,在妙高台中,有一位老比丘,他的碧眼照亮了窗户,苏轼感叹他的身躯如玉,凛冽的寒霜进入他的牙齿。尽管如此,他的机锋无法触及,他的千偈诵经像水一样翻滚。苏轼提问,为何还要寻找长生之道,因为这位比丘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品质。最后,苏轼表示自己无法学习修行的方法,只能请求这位学长不要死去,以便他能够向他学习。

赏析:
《金山妙高台》以苏轼独特的意境和意象描绘了他对修行和长生的向往。金山象征着仙境,而妙高台则是其中的一座神秘而孤立的山峰。苏轼通过描述台中的老比丘,展示了他对修行者的景仰。老比丘的碧眼和凛冽的寒霜形象生动而有力地表达了他的虔诚和坚韧。诗中的比丘被描绘成超越凡俗的存在,他的身躯如玉,无法触及他的机锋,他的诵经声如水一般翻滚。整首诗以苏轼自身的向往和对修行者的景仰为线索,表达了他对长生和超越尘世的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自己对修行的无能为力,只能请求学长的长生不死,以期向他学习修行之道,这表现出一种自谦和虚心。整首诗词意境高远,描绘了修行者的超凡境界,并通过景物描写和比喻的手法,展示了苏轼对修行的向往和对修行者的敬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