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来宁复见。宋代。苏轼。蓝乔近得道,常苦世褊迫。西游王屋山,不践长安陌。尔来宁复见,鸟道度太白。昔与吴远游,同藏一瓢窄。潮阳隔云海,岁晚倘见客。伐薪供养火,看作栖凤宅。
和陶杂诗十一首
蓝乔近得道,常苦世褊迫。
蓝乔,即江西南昌人,指自己。近得道,意为近来领悟了道义的真谛。常苦世褊迫,表示作者对社会困扰的不满。
西游王屋山,不践长安陌。
西游,指水西江西行的路程,王屋山,为河南洛阳的山名。不践长安陌,不再游历长安,长安陌指长安街道。表达了作者舍弃繁华都市生活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
尔来宁复见,鸟道度太白。
尔来,表示作者此刻。宁复见,表达了作者的向往。鸟道度太白,意味着鸟儿在太白山中自由自在的行走,传递了作者希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的思想。
昔与吴远游,同藏一瓢窄。
吴,指江南地区。昔与吴远游,表示作者曾与江南远游,同藏一瓢窄,指共同寄居狭小的住所,意味着与好友同甘共苦,情意深厚。
潮阳隔云海,岁晚倘见客。
潮阳,指今广东潮州一带。潮阳隔云海,暗指作者身在异地,隔海相望。岁晚倘见客,表示作者希望年近暮景时能与远方的朋友相会。
伐薪供养火,看作栖凤宅。
伐薪供养火,表达了作者平凡寻常的生活状态,看作栖凤宅,意为对寻常生活中的坚守和自娱有所领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深入表达了苏轼内心的困惑以及对尘世束缚的不满。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他选择了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追求自由和心灵的安宁。通过对江南和他的好友的回忆,以及对自然和远方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宁静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他通过伐薪供养火来坚守自己的小世界,将其看作是自己自由舒适的家园。整个诗词流露出苏轼独立追求自由,抗拒世俗压力的精神。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