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索响如雷

出自宋代苏轼的《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àn suǒ xiǎng rú léi,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
功名真已矣,归计亦悠哉。
今日风怜客,平时浪作堆。
晚来洪泽口,捍索响如雷
过淮山渐好,松桧亦苍然。
蔼蔼藏孤寺,冷冷出细泉。
故人真吏隐,小槛带岩偏。
却望临淮市,东风语笑传。
回首濉阳幕,簿书高没人。
何时桐柏水,一洗庾公尘。
此去渐佳境,独游长惨神。
待君诗百首,来写浙西春。
()
淮水功名:(名)①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②功绩和名声。
归计悠哉:悠闲自在的样子。
浪作堆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
功名真已矣,归计亦悠哉。
今日风怜客,平时浪作堆。
晚来洪泽口,捍索响如雷。

中文译文:
喜欢长江的水,十年来往三次。
功名已经远离,回家的打算也很悠闲。
今天风儿怜悯旅客,平时的浪花成了一堆。
傍晚来到洪泽口,船桨声响如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经过淮河时的情景和他对人生的思考。苏轼曾多次往来于长淮水域,这里的景色和水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他对功名利禄已经不再追求,对人生的归宿也更加从容。他感叹时光的飞逝,表达了对过去功名荣耀的淡然和对未来归宿的宽慰。

诗中提到的长江水浪拍打在船头,形成了堆积如山的浪花,这是苏轼离家在外行船时的常见景象。傍晚时分,当他到达洪泽口时,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响如雷鸣的声音,给人以震撼和壮美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描绘了过淮山的美景。山上的松树和柏树苍翠挺拔,孤寺在茂密的树林中宛然可见,细小的泉水从山间冷冷地流出。这里有故人隐居的地方,小小的楼阁建在岩石上,颇具诗意。苏轼期待着能到临淮市,听到东风传来的笑语。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苏轼回首濉阳幕,发现簿书堆得高高的,而人们已经消失。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在桐柏树下的水边,将庾公(指庾信)的尘埃洗去,表示对庾公的景仰和向往。最后,苏轼期待着朋友能写下一百首诗来,为他写下浙西的春景,以增添他独自游赏时的悲凉和寂寞之感。

这首诗词通过对淮河水域的描绘和对人生归宿的思考,表达了苏轼对功名利禄的超越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过去友人和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示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余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