偻句莫予欺

出自宋代苏轼的《和陶拟古九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óu jù mò yǔ qī,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
锦繖平积乱,犀渠破余疑。
庙貌空复存,碑版漫无辞。
我欲作铭志,慰此父老思。
遗民不可问,偻句莫予欺
犦牲菌鸡卜,我当一访之。
铜鼓壶卢笙,歌此送迎诗。
()
开府,三世,险易,磷缁,犀渠,余疑

《和陶拟古九首》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冯冼是古代的烈妇,翁媪国家的支撑。她为梁武后谋划功勋,又为隋文开府。三世更迭的时局变化,一心无私的她没有畏惧。美丽的锦繖被摊平了,犀渠被破坏了,但还存在着她庙宇的容貌,碑版上没有了文字。我想要写下纪念的志铭,安慰这些父老的思念。遗民们不能再问我,我也不能再欺骗他们。我要去寻找被遗忘的犦牲和菌鸡,进行卜卦。铜鼓、壶卢、笙歌,唱出这送迎之时的诗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景象,通过描述冯冼和翁媪这两位女性在历史上的贡献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对过去伟大人物的敬仰和对遗民思念的关怀之情。诗人苏轼希望通过写作纪念的志铭,安慰那些思念过去伟人的老年人。他还表示不再欺骗遗民们,决心去寻找被遗忘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最后,他以铜鼓、壶卢、笙歌等形象描绘了送迎之时的热闹场景,表达了对历史的赞颂和对未来的期许。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位古代烈妇和她在历史中的重要角色,展示了苏轼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思考。诗中的冯冼和翁媪代表了一代又一代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女性,她们的坚韧和无私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轼通过描述她们的事迹,表达了对历史的赞美和对遗民的关怀。

诗中还展示了苏轼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他提到庙宇的容貌和碑版上空无一字,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遗失。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这种遗忘,决心去寻找被遗忘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以保护和传承。这体现了苏轼对历史遗产的重视和对传统价值的珍视。

最后的铜鼓、壶卢、笙歌等形象描绘了送迎之时的热闹场景,给整首诗词增添了情感和生动感。这些形象也象征着希望和期许,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美好的展望。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历史人物和历史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对遗民的关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的思考。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苏轼对未来的希望和美好的展望。这首诗词在情感上丰富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对历史人物的敬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