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似吴松江上时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小宴问程秀才》,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sì wú sōng jiāng shàng shí,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洛下林园好自知,江南景物暗相随。
净淘红粒罯香饭,薄切紫鳞烹水葵。
雨滴篷声青雀舫,浪摇花影白莲池。
停杯一问苏州客,何似吴松江上时
()
自知,境物,相随,花影,停杯,一问,何似

《池上小宴问程秀才》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洛阳城外的林园我自己最清楚,
江南的景色常常在我心中浮现。
我亲自洗净了红色的米粒,煮出香味浓郁的饭菜,
我亲自切割了紫色的鳞甲,烹制出水葵的美味。
雨滴打在篷的声音伴随着我乘坐的青雀舫,
波浪摇曳着花影,映照在白莲池中。
停下酒杯,我询问苏州的客人,
与吴松江上的时光相比,有何不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小宴会的情景,诗人白居易以自己的视角描述了洛阳城外的林园和江南的风景。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美食的烹制过程,展现了自己的独特品味和对细节的关注。在享用美食的同时,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雨滴的声音、花影的摇曳都使他心旷神怡。最后,诗人停下酒杯,向苏州的客人询问,与吴松江上的时光相比,现在的情景是否令人怀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食和自然景色交织的图景。诗人在描写美食时使用了色彩的对比,红粒、紫鳞象征着美食的丰富和精致。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运用了雨滴的声音和花影的摇曳,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感官刺激,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整首诗词情感平和,没有铺张的辞藻,却通过细节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美食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这种平实而真挚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同时,诗人通过对苏州客人和吴松江的对比,抒发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过往经历的思考,给人以思索和回忆的空间,引发读者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白居易的才华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