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宫囿省寺中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浔阳三题 并序》,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suī gōng yòu shěng sì zhō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
之贞劲秀异者,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
夫物以
多为贱,故南方人不贵重之。
至有蒸爨其桂,剪弃其
竹,白眼于莲花者。
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赋三题
以唁之。
()
桂树,修竹,莲华,植物,秀异者,未必能,夫物,南方人,贵重

《浔阳三题 并序》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
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之贞劲秀异者,
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
夫物以多为贱,故南方人不贵重之。
至有蒸爨其桂,剪弃其竹,白眼于莲花者。
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赋三题以唁之。

诗意:
这首诗词以庐山、湓浦、东林寺的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南方植物的珍贵之情以及对北方缺少这些珍贵植物的遗憾之情。作者观察到庐山上桂树茂盛、湓浦中修竹成林、东林寺里盛开的白莲花,它们都是植物中贞劲、秀异的代表。虽然在宫囿、省寺中也有这些植物,但并不一定能完全拥有这种丰富。作者认为,人们通常认为物品多就不珍贵,所以南方人并不重视这些植物。然而,有些人却因为不懂得欣赏,而将桂树烧来蒸煮食物,将修竹剪掉,对白莲花漠视不闻。作者对这种行为感到惋惜,并且遗憾北方无法生长出这样的珍贵植物,因此以三首诗来悼念它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庐山的桂树、湓浦的修竹和东林寺的白莲花,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珍贵植物的钦佩和遗憾之情。诗中的桂树、修竹和白莲花都被赋予了贞劲、秀异的特点,强调了它们的珍贵和美丽。作者通过对这些植物的观察,抒发了自己对北方缺少这些珍贵植物的遗憾之情。诗中也流露出对一些人不懂得欣赏植物之美的遗憾和惋惜。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植物的美丽和珍贵,通过对南北植物差异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南方植物的喜爱和北方缺失的遗憾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