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裹槟榔贵

出自明代袁袠的《自柳至平乐书所见(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uò guǒ bīng láng gu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象郡极萧条,宾州颇沃饶。
趁虚多丑女,互市半良猺。
箬裹槟榔贵,花妆茉莉娇。
愬轩叨使者,异俗采风谣。
¤
()
萧条:(形)寂寞冷落,没有生气:经济~。[近]萧索。[反]繁华。
沃饶:沃饶wòráo富饶肥美,一般指土地沃饶的江南
丑女半良猺槟榔:1.一种常绿乔木(arecacathecu),树干很高,羽状复叶。果实可以吃,也供药用,能助消化,又有驱除绦虫的作用。生长在热带地方2.这种植物的果实。
花妆茉莉:〈名〉一种常绿灌木,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白色,香气浓烈,除供观赏外,花常年来熏制茶叶,也称茉莉花。
使者:1.奉命出使的人。2.比喻带来某种信息的人或事物。3.阿拉伯语rasūl意译。

这首诗词是明代袁袠创作的《自柳至平乐书所见(四首)》之一。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柳至平乐书所见(四首)》

象郡极萧条,
宾州颇沃饶。
趁虚多丑女,
互市半良猺。
箬裹槟榔贵,
花妆茉莉娇。
愬轩叨使者,
异俗采风谣。

译文:
象郡地方十分荒凉,
宾州则相对富饶。
利用虚假之机,丑陋的女子众多,
交易市场上半数为卑劣的猛兽。
箬叶包裹的槟榔很贵重,
花妆打扮的茉莉花娇艳动人。
我来到这里,向使者倾诉心事,
体验异乡的风俗,采风作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时期的社会景象,以象郡和宾州为背景,反映了社会的荒凉和富饶之间的对比。诗中提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现象,如虚假的女子和卑劣的猛兽在交易市场上的存在,以及贵重的槟榔和娇艳的茉莉花的出现。作者自己作为旅行者来到这个地方,与使者交流心情,并观察异乡的风俗,以此为素材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象郡和宾州两个地方的不同景象。象郡荒凉,寥寥无几,而宾州则富饶繁荣。通过对这两个地方的描写,诗人折射出社会的不平衡和差距。虚假的女子和卑劣的猛兽的存在,暗示了社会道德的败坏和混乱。而箬裹槟榔和花妆茉莉的描写则展现出异域的奢华和美丽。整首诗以作者的视角展示了一个异乡风情的画面,通过对异乡的观察和感受,使诗人得以创作出富有独特韵味的诗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袠

袁袠(zhì)(1502—1547)字永之,号胥台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袁鼏第四子。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年四十六岁。五岁知书,七岁赋诗有奇语,廿四岁乡试解元,明年考进士,张璁先看到他的考卷,非常赏识,力主取他为状元。但其余考官误以为这份考卷出于他的党羽之手,就共同商议,把他压低为二甲一名进士。榜发后,张璁见到袁袠,道出缘由,不料袁袠耿直,既不道谢,更不答理,张璁大怒。后来袁袠主持河南乡试,以选拔得人著称。...

袁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