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纱红烛照黄昏

出自明代杨翮的《寄于清叔(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g shā hóng zhú zhào huáng hū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暖沁香篝宿火温,绛纱红烛照黄昏
自怜不废千金夜,帐底吹笙倒玉尊。
()
篝宿,红烛,千金夜,玉尊

《寄于清叔(二首)》是明代作家杨翮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暖沁香篝宿火温,
绛纱红烛照黄昏。
自怜不废千金夜,
帐底吹笙倒玉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而浪漫的夜晚。篝火温暖宜人,绛纱和红烛映照下的黄昏更添一份温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样一个夜晚的喜爱和珍惜之情。他自怜身份卑微,没有千金之财,但在这个夜晚,他依然能享受到无价的宝藏。在帐篷的底下吹奏笙箫,倒满玉酒杯,诗人沉浸在夜晚的美好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温馨宜人的夜晚场景。通过对篝火、绛纱、红烛、黄昏的描绘,诗人创造了一种温暖而浪漫的氛围。诗中的"自怜不废千金夜"表达了诗人对这样一个夜晚的珍惜和满足,暗示了诗人能够从简单而平凡的事物中获得内心的富足和满足。最后两句"帐底吹笙倒玉尊"则进一步增强了诗意的浪漫和乐观情绪,诗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夜晚的场景之中,欣赏着音乐的美妙,品味着美酒的芬芳。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闲适自在的夜晚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简单事物中的美好和满足的感受。它传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让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到片刻的宁静和安逸。同时,这首诗词也突出了明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