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胜哀怨湿衣裳

出自明代杨承鲲的《忆事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shèng āi yuàn shī yī shang,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何处吹箫夜色凉,不胜哀怨湿衣裳
平湖百丈天如水,露滴藕花秋梦长。
()
吹箫: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清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2.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郁达夫《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阿娇,穷来吴市再吹簫。”详“吴市吹簫”。3.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夜色:(名)夜晚的天色:~苍茫。
哀怨:(形)哀伤幽怨:曲调~。
衣裳:(口)(名)衣服。
露滴秋梦

诗词:《忆事二首》
朝代:明代
作者:杨承鲲

何处吹箫夜色凉,
不胜哀怨湿衣裳。
平湖百丈天如水,
露滴藕花秋梦长。

中文译文:
在何处吹奏箫的地方,夜色凉爽,
忍受不住哀怨,湿透了衣裳。
平静的湖面宛如水铺开一般广阔,
露珠滴落在莲藕上,秋天的梦境漫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怀念过去事情的情感和景象。夜晚的凉爽气息和哀怨之情使得作者的衣裳湿透,暗示着他内心深处的伤感和思念之情。接着,诗中描述了平静的湖面,将天空映照成水一般的景象,这种宁静的画面与作者内心的忧愁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表达了露珠滴落在莲藕上,暗示着秋天的梦境无尽长久,进一步延伸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思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明代诗人杨承鲲深沉的思绪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中运用了意象丰富的语言,通过对夜色、湖水和莲藕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离愁别绪。诗中的对比手法,如夜色凉爽与哀怨之情、湖面平静与内心不安,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幽静而忧伤的感受,引发读者对逝去时光和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