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日泊在扶桑边

出自明代王佐的《己丑元旦过承天门作是日大风》,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àn rì pō zài fú sāng biān,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淡日泊在扶桑边,四山浮云来蔽天。
本是阳和变杀气,发出燥土如云烟。
吾皇神圣来赫怒,诸公饱饭日晏然。
去年五月南海翻,九月三边烽火连。
旅人潦倒衰暮年,有怀明主徒拳拳。
袖中常怀书一编,不得上陈徒自怜。
有时问天天不语,仰天大笑龙楼前。
不如回去长安市上酒家眠,明日收拾东归理钓船。
()
扶桑,浮云,杀气,发出,吾皇,神圣,诸公,烽火

这首诗词《己丑元旦过承天门作是日大风》是明代王佐创作的。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淡日泊在扶桑边,
四山浮云来蔽天。
本是阳和变杀气,
发出燥土如云烟。

吾皇神圣来赫怒,
诸公饱饭日晏然。
去年五月南海翻,
九月三边烽火连。

旅人潦倒衰暮年,
有怀明主徒拳拳。
袖中常怀书一编,
不得上陈徒自怜。

有时问天天不语,
仰天大笑龙楼前。
不如回去长安市上酒家眠,
明日收拾东归理钓船。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己丑年元旦过承天门时遭遇大风的场景。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时事变迁,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明主的忠诚之情。

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篇以"淡日泊在扶桑边,四山浮云来蔽天"描绘了天空被浮云遮蔽的景象,以及大地干燥的气息。这里以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压抑感,将自然景物与人事相结合,预示了即将到来的动荡和不祥。

接下来,诗中提到"吾皇神圣来赫怒,诸公饱饭日晏然",表达了对君主的愤怒和不满,以及官员们过着安逸生活的对比。此处作者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观察和对统治者的批评。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回顾了过去一年中发生的南海翻波和边境战火频繁的情景。这些描写展示了国家的动荡和战乱,以及普通人民的困境和苦难。

而作者自己作为一个旅人,深感衰老和困顿,并表达了对明主的忠诚和思念之情。他怀抱着一编书卷,但无法上表陈述自己的心声,令他自怜不已。

最后两句,作者不时向上帝祈问,但无法得到回应,于是仰天大笑,表达了对境遇的无奈和对命运的嘲讽。最后,作者决定回到长安市上的酒家休息,明日收拾东归理钓船,寓意着他将离开这个动荡不安的地方,追求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物和时事变迁为手法,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明主的忠诚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身的困顿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