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忽出竹丛西

出自明代王伯稠的《秋日过子问郊居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ài mén hū chū zhú cóng xī,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叶舠百转入幽溪,灌木苍藤夹岸迷。
一缕炊烟小犬吠,柴门忽出竹丛西
()
转入:谓转变原来方向而进入某地或某方面。
灌木:(名)矮小而丛生木本植物,如玫瑰、茉莉等。
犬吠:狗叫。喻小的惊扰。
柴门: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2.代指贫寒之家;陋室。3.犹杜门,闭门。
竹丛

诗词:《秋日过子问郊居二首》
作者:王伯稠(明代)

秋日过子问郊居二首

叶舠百转入幽溪,
灌木苍藤夹岸迷。
一缕炊烟小犬吠,
柴门忽出竹丛西。

中文译文:

第一首:

叶舟百转进入幽深的溪流,
灌木和苍藤夹杂在岸边,使人迷失方向。
微弱的炊烟中传来小狗的叫声,
柴门突然从竹丛中开启,位于西边。

第二首:

叶舟百转进入幽深的溪流,
灌木和苍藤夹杂在岸边,使人迷失方向。
微弱的炊烟中传来小狗的叫声,
柴门突然从竹丛中开启,位于西边。

诗意和赏析:

这两首诗是描述作者在秋天经过一处郊居的景象和感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生活细节,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自然的赞美。

诗的开头,作者坐在叶舟上,穿行在幽深的溪流之中,暗示着他远离尘嚣,来到一片幽静的郊外。溪流两岸的灌木和苍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茂密的景象,使人感到迷失方向,进一步突出了这片自然环境的幽深和僻静。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炊烟和小狗的叫声,暗示着这里有人居住。炊烟一缕,说明居住者过着简朴的生活,没有繁琐的炊事,也符合田园生活的特点。小狗的吠声则是默示着有人守护着这片郊居,这种生活守望相助的氛围也与田园诗的主题相呼应。

最后两句描述柴门突然从竹丛中开启,位于西边。柴门的出现象征着郊居的居住者,他们生活在这片清幽的自然环境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竹丛的描绘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静的氛围,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雅致、纯洁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中的描写也透露出作者对田园生活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伯稠

苏州府昆山人,字世周。少随父入京师,为顺天府诸生。在京见城阙戚里之盛,辄有歌咏,号神童。东归后闲居僧舍,常经月不窥户。诗名大噪,好事者争相传写。...

王伯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