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阔乌巢少

出自明代童珮的《大姚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uǐ kuò wū cháo shǎo,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江国何年刹,村人说大姚。
波涛学孤岛,栋宇似南朝。
水阔乌巢少,天寒只树凋。
客来黄叶里,风色共萧萧。
()
村人,波涛,孤岛

《大姚寺》是明代诗人童珮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国何年刹,村人说大姚。
波涛学孤岛,栋宇似南朝。
水阔乌巢少,天寒只树凋。
客来黄叶里,风色共萧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大姚寺的景象。诗人对江国中的大姚寺产生了兴趣,询问当地村人关于这座寺庙的历史和情况。他描述了大姚寺宛如孤立在波涛之中的孤岛,建筑风格则仿佛南朝的风貌。水面广阔,乌鸦巢穴稀少,天寒只有凋零的树木。当客人到来时,整个景色都笼罩在黄叶和凄凉的风色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大姚寺的观察和感受。诗人通过几个意象,勾勒出了大姚寺的景色和氛围。

首先,诗人用“江国何年刹”来引入诗篇,表达了自己对大姚寺的好奇和探索。接着,他通过“波涛学孤岛”和“栋宇似南朝”两句,将寺庙的独特之处和南朝建筑的风格相结合,创造了一幅别致而古朴的景象。

在后面两句中,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水阔乌巢少,天寒只树凋”来描绘大姚寺周围的环境。水面广阔,乌鸦巢穴稀少,寺庙似乎是孤独地矗立在波涛中,而寒冷的天气也使得周围的树木凋零,增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最后一句“客来黄叶里,风色共萧萧”则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强调了客人到来时的凄凉和萧瑟。黄叶落满四周,风声阵阵,与大姚寺的凋敝气息相互呼应,给人一种凄凉而悲怆的感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以景物描写为主线,展现出了大姚寺的独特魅力和凄凉氛围,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