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尘世念

出自明代鲁山泰公的《寄杨君谦》,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 fēn chén shì nià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吏隐千年远,南峰事竟同。
鉴容依石水,熏佩度花风。
林霭床头湿,崖泉厨下通。
纷纷尘世念,不入此山中。
()
熏佩,床头,尘世,不入

《寄杨君谦》是明代鲁山泰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吏隐千年远,
南峰事竟同。
鉴容依石水,
熏佩度花风。
林霭床头湿,
崖泉厨下通。
纷纷尘世念,
不入此山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鲁山泰公的隐居之情和对山水自然的追求。诗人将自己的身份描述为吏隐(隐居的官员),表示他已经隐居了千年之久。尽管如此,他发现自己的处境和南峰(指山峰)上的事物竟然没有什么不同,暗示他在隐居后仍然与尘世保持着联系。

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他提到自己的容颜如同照在水中的倒影,依附在石头和水面之上,表示他与自然融为一体。他还提到自己的衣佩被花风所熏,显示他深深地沉浸在自然的气息中。

诗词中出现了林霭湿润了床头,崖泉流经厨房的描写,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这些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远离尘世的愿望。诗人认为尘世间的纷纷扰扰无法进入他所居住的山中,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寄杨君谦》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的厌倦。诗人通过自然景观中的山水、石头、花风等元素,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

诗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递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心境。诗人以自己的隐居之身,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主线,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呈现出一种宁静、追求自由与超然的意境。这首诗词展示了明代隐士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文人士人对自然和人文之间关系的思考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