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声感八风

出自唐代蒋防的《八风从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 shēng gǎn bā fē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制律窥元化,因声感八风。还从万籁起,更与五音同。

习习芦灰上,泠泠玉管中。气随时物好,响彻霁天空。

自得阴阳顺,能令惠泽通。愿吹寒谷里,从此达前蒙。

()
窥元化声感八风:1.八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陆德明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閶闔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2.八种季候风。《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閶闔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3.指八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襄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八音”。4.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唐王维《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宋范成大《偶箴》诗:“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復将心奉八风。”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索性枯坐一年,参透那八风不动的道理。”
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响声;一切声音
五音:(名)①指宫、商、角(jué)、徵(zhǐ)、羽。工尺谱作合、四、乙、尺、工,相当于简谱的1、2、3、5、6。②音韵学上指五类声母在口腔中的五个发音部位,即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
习习:(形)形容风轻轻地吹:微风~。
响彻:1.充满了回荡的声音。2.使音乐或叫声在空中回荡。3.充满声音。4.形容声音十分洪亮。
天空:(名)日月星辰罗列的广大的空间:~飘着几朵白云。
自得:(形)自己感到满意或得意:洋洋~。[反]失意。
阴阳:1.古代哲学概念。2.日月运转之学。3.天气的变化。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寒谷

蒋防

蒋防(792—835),字子微。出身于义兴(宜兴)蒋氏望族。年少时聪慧好学。青年时才名就播扬远近。他的父亲有位朋友想试试他的才华,以《秋河》为题要他作赋。他思索片刻,援笔立就。父友见了,啧啧称赞。对赋中有一偶句,尤为赞赏。“连云梯以回立,跨星河而径度。”成为一时传诵的名句。...

蒋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