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骑朝驱度黑河

出自明代梁有誉的《庚戌八月虏变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ú qí cháo qū dù hēi hé,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胡骑朝驱度黑河,射雕还傍帝城过。
四郊此日惭多叠,三辅何时遂息戈。
出塞卫青犹荷戟,从戎魏绛漫论和。
汉家会见平胡绩,愿听回中横吹歌。
()
射雕,帝城,出塞,从戎,汉家,会见,胡绩,横吹

《庚戌八月虏变二首》是明代梁有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胡骑朝驱度黑河,
射雕还傍帝城过。
四郊此日惭多叠,
三辅何时遂息戈。
出塞卫青犹荷戟,
从戎魏绛漫论和。
汉家会见平胡绩,
愿听回中横吹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庚戌八月(古代农历八月)发生的虏变景象。胡骑(指北方游牧民族)朝早驱赶着马群渡过黑河,射雕之后又靠近帝城经过。这一天,四周的边境地区感到惭愧,而三辅地区(指河北、山西和河南地区)何时能完全停止战乱呢?诗人提到卫青(汉朝将领)仍然带着战斗的武器出塞,魏绛(指魏国和绛州)仍然在讨论如何应对战乱。诗人希望汉家能够实现与胡族的和平,希望听到回中原的胡族演奏横吹的歌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明代时期北方的战乱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痛惜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胡骑渡河和射雕的场景,与城市的安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乱给边境地区带来的痛苦和不安。诗人通过提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卫青和魏绛,暗示了对战争的深思和对和平的期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胡族和汉族和睦相处的愿望,寄托了对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战乱的残酷现实,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乱的反思。同时,通过历史人物和文化符号的运用,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思想深度,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到诗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梁有誉

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梁有誉朗读
()